高于农夫,次于武者。
说书人总说自己是读书人,村里人都耻笑他,但原主却相信这个把自己抚养长大的老人。
哪怕老人只有一本快翻烂的《幼儿万字书》。
原主也算学有所成,起码是村里文化水平最高的。
在老人过世的坟前,原主帮他把石碑上“说书人李土”,给改成了“书人李玉”。
手无缚鸡之力的原主,靠着给村里孩子起名、教人识字混口饭吃,只是水平太差,把自己饿死了。
韩笑深深叹了口气。
这世道……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。
暂时想不了那么多,既来之则安之。
收拾好心情,开始了他的第一堂课。
“今天我教你一首诗,诗的名字叫《静夜思》。”
韩笑拿起一根木棍,在土地上边写边诵读。
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
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
蒙晨兴奋的跳起,虽然他不知道“诗”是什么,但他知道这些字连在一起既好听又有意思。
关键是,他学到了新的东西。
他学着小夫子的样子,在旁边写着读着。
夕阳余晖下,温润的嗓音和稚嫩的口音合二为一,随着潺潺流水去向远方。
纵然这个世界与韩笑所熟悉的家乡截然不同,但他的心中却有一种莫名的温暖。
他知道,无论在哪个世界,教育都是文明的火种,而他,就是那个点燃火种的人。
在这个玄幻修仙的世界里,韩笑的教书生涯,就此开始。
春去秋来。
一年时光,韩笑过的很充实。
教导的孩子越来越多,除了教人识字,顺便编了一本《韩氏三字经》。
可惜不赚钱。
真正帮他赚钱的,还是抄录家乡的小说,什么《梁祝》、《白蛇传》、《聊斋志异》、《西游记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