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得以闯过鬼门关。
一想到这些他就有无限的愧疚,总觉得在自己工作后第一应该感谢的就是父母,所以在毕业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家乡工作,之所以有这样的选择,一来是自己的条件不是很优越,再者是离父母近一点,可以对他们的生活给予适当的照顾,从眼下的情况来看,最现实的做法是帮他们干一些农活,使家庭多一些收入,这不仅为了自己,两个弟弟眼看着年龄也不小了,快要到成家的年龄了,农村娶一个媳妇是要花很多钱的。
这是当时农村一个不成文的规定。
是谁也改变不了的。
除非你抱定打一辈子光棍决定。
当然,艰苦的环境也并不全是坏事,它可以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品质。
对于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青年人,如果一下子给予过多的优越和舒适反倒会腐蚀他们的心灵,使他们丧失了搏击风浪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动力,对于明海来说,这也许正是他想得到的最好的东西。
他来到这里并不是要扎根于此地。
他要一边安心地工作,一边复习功课。
取得函授大学文凭。
他深知道:对于一个师范毕业生要想胜任目前以及后来的教学工作,就眼下的这点水平还是很困难的,说白了,他目前的水平也就是个优秀的初中毕业生,初中生教初中,难度是可想而知的。
师范那几年基本上没有学到什么东西,尤其是文化知识。
正是有了这种想法,明海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。
于是,李明海来到了和林中学。
和林中学离县城一百公里路。
这所学校不大也不小,有三百多个学生,比明海在这里读书的时候学生多了一些,校室和其他的辅助建筑也增加了不少,是一所乡办初级中学,学生大部分来自周围的村子,实行寄宿制学习,一个星期回家一次。
学校建在村子中部靠北的一片开阔空地上。
两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