省城大院里的生活,比农场要热闹,也复杂得多。
清晨的阳光洒在晾衣绳上,姜知夏正把小念夏的衣服一件件夹好。
“哟,这不是陆连长的家属吗?”
一个尖细的调子从不远处传来。
姜知夏动作不停,只是用余光瞥了一眼。
来人是李嫂子,本名李娟,她丈夫是后勤部门的一个副主任,在大院的军嫂里颇有地位。
李娟穿着一身的确良的碎花衬衫,烫着时髦的卷发,身边还跟着两个总是附和她的军嫂。
她走到姜知夏跟前,上下打量着她身上朴素的棉布衣裳。
“听说你们是从农场调上来的?那地方可苦了。”
她嘴上说着同情的话,脸上却带着一股子居高临下的审视。
“乡下地方,没什么好东西吧?不比咱们省城,什么都方便。”
跟班的王嫂子立刻接话。
“就是啊,李姐,你可得好好带带新人,免得她不懂规矩,给陆科长丢人。”
周围几个正在晾衣服或者择菜的军嫂都停下了手里的活,悄悄竖起了耳朵。
姜知夏把最后一件衣服夹好,拍了拍手,这才慢悠悠地转过身。
她没有看李娟,而是看向了王嫂子。
“多谢提醒。”
就这么三个字,不咸不淡,听不出一点情绪。
李娟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。
她预想中的局促、讨好或者反唇相讥都没有出现。
对方平静得就好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,让她准备好的一肚子话都堵在了喉咙里。
“我们也是为了你好。”
李娟拔高了调门。
“毕竟陆科长年轻有为,前途无量,你这个做妻子的,可不能拖后腿。”
“知道了。”
姜知夏的回应依旧是两个字。
她牵起在旁边玩石子的小念夏。
“念念,我们回家。”
从头到尾,她都没有再给李娟一个正面的回应,就那么牵着孩子,目不斜视地走了。
李娟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。
“什么态度!一个乡下来的,还真把自己当盘菜了!”
她对着姜知夏的背影啐了一口。
晚上,陆砚舟回来,饭桌上的气氛就有点沉。
他给姜知夏夹了一筷子菜。
“今天,我听说了点事。”
姜知夏扒拉着碗里的饭。
“李嫂子的事?”
“嗯。她丈夫在单位里也是个惯会见风使舵的。你别跟她一般见识,也别受委屈。”
陆砚舟的眉宇间带着担忧。
他在单位里步步为营,不希望家里再起波澜。
姜知夏抬起头,给丈夫盛了一碗汤。
“我没受委屈。”
她把白天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。
“这种人,你越搭理她,她越来劲。晾着就行了。”
“就怕她不肯罢休。”
陆砚舟叹了口气。
“放心,我有分寸。”
姜知夏安抚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