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    护眼关灯

第1141章 (第1页)

谷场上,人声喧闹。

众人朝声音来源方向看去。

只见人群里,走出来一个皮肤黝黑,身材魁梧的汉子。

正是开垦队的李怀林。

一直在一线工作,任劳任怨,力气大得很,张宝山对他印象很深。

村民们也对他比较服气。

“张队长,我得说句公道话!”李怀林粗声道,“咱们现在刚春播种结束,正是追肥的时间。现在你倒要抽人去搞培训,这不是浪费时间么?”

台下响起窃窃私语。

几个村民交换着眼神,议论着。

虽然听不清,但看得出,他们认同李怀林的话。

在这年代的观念中。

锄头和犁耙才是正经事。

书本,机器,都是些不务正业的活。

张宝山没有立刻反驳。

他招了招手,示意李怀林来台上。

而后,从裤兜里摸出一张纸。

“李怀林,周先生跟你说,我们村预计粮食产量是多少?”

“五百二十斤。”李怀林挺起胸膛。

一直奋战在一线,这目标简直像口号一样,印在了他心里。

张宝山点点头。

接着又问道:“那你知道这是怎么算出来的吗?”

李怀林眉头直皱,答不上来,嘟囔道:“这跟我有什么关系?”

张宝山把纸拿了出来。

“同样的地,按照原先的种子方法,只能产出粮食三百八十斤左右。”

他把纸递给李怀林,后者直摆手,表示看不懂。

张宝山笑道:“你知道为什么,会多出一百多斤不?”

李怀林自然是答不上来,他又扫视村民。

被他看到的村民,都是直摇头,目光闪躲。

他们大多只会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,种地就是本能。

是勤劳朴实的一辈。

但张宝山在荒村进行试点,就是想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。

于是便清了一下嗓子,说道:“原因很简单。因为,这些种子,是周北先生改良过的。”

台下一片哗然,称赞起了周北的本事。

张宝山抬手压了压,接着说道:“多出来的一百六十斤,靠的不是蛮力,而是周北先生通过实验,鼓捣出来的种子,还有精心计算过的肥料配比和密植技术。”

这些名词,他们听都没听过。

只得面面相觑,发出惊叹声。

李怀林倒是不为所动,继续说道:“这关我们什么事?他念过书!咱们种庄稼,哪晓得这些?”

“所以,我们才要搞培训。”

张宝山提高了声音。

目光再次扫过台下人群。

“再说一件事吧。王婶,你还记得你家小子,开春时被马蜂蜇了吗?”

台下一位大婶连连点头,“是啊,多亏了药医生救命。”

“这就对了。”张宝山笑道,“药晨先生没像你们一样,往伤口抹大蒜。而是用酒精。大蒜也能杀菌,但没有酒精直接。擦上去,三天伤口就结痂了。这就是知识!”

台下的王婶下意识看了看儿子的胳膊,轻轻点头。

李怀林还是不服。

“学也可以,但得分个轻重缓急!我们现在不好好下肥,秋粮收不上来,我们担得起责任么?”

“李怀林,你看这个。”

张宝山朝胖子使了个眼色。

胖子会意,扛着一块木板来到台上。

将其挂在后面的竹篱笆上。

木板上,用粉笔绘着图表。

虽然简陋,但却是张宝山精心计算过的。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架』